手游螳螂后期乏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容错率低:
螳螂虽然后期收割能力很强,但他需要队友为他制造收割环境,并且要看团队阵容好坏。如果没有好的环境和切入时机,螳螂就只能边缘OB,不能像一些其他打野那样直接切入后排,容错率较低。
太吃经济:
螳螂是比较吃经济吃资源的食肉型打野。尽管靠着被动,前期在野区也比较厉害,但是打团想发力也需要装备的支持。有时候前期肥的螳螂被拖到后期都会比较无力,更不要说前期还不一定顺。
机制不适合版本:
现在是打野的版本,但更倾向于有控制、进攻性强、不太吃装备、又容易带团队节奏的打野,如雷克塞、酒桶、蜘蛛、奥拉夫等,而不是像螳螂这样还需要队友制造输出环境的收割型打野。
对线压力大:
螳螂在中单位置上对线时往往需要依赖于技能连招和突进攻击来进行伤害输出,但中单位置上常常会遇到有高爆发伤害或控制技能的法师英雄,他们可以轻松地将螳螂击杀或迫使其撤退,这种波动性的对线经常让螳螂无法稳定发育。
蓝量需求高:
作为一个技能型英雄,螳螂在中单需要频繁使用技能来清兵、消耗敌方血量和保持自身生存。但由于没有稳定的补充来源,如打野提供的资源或者传送员等道具效果,在长时间对线之后会出现魔力不足问题。
受限于团队配合:
中单英雄往往需要有良好的团队配合,以便在游戏后期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在一些低级别或无法有效沟通协作的游戏环境下,很难与其他队友进行默契配合,这就导致了螳螂在中单位置上缺乏足够的支援和保护。
综合以上几点,螳螂在游戏后期乏力主要是因为他对经济和环境的要求较高,且自身机制在当前的版本中并不占优势。因此,如果前期没有建立起足够的经济优势和良好的团队配合,螳螂在游戏后期的作用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