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个软件调音系统需要综合考虑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构建步骤:
硬件设计
音频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声音信号。
调弦控制模块:实现自动调弦功能。
语音播报模块: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网络通信模块:实现手机端与嵌入式平台的通信。
SoC技术:将上述硬件功能模块集成完成系统整体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端点检测算法:改进的端点检测算法用于实现弦音与非弦音分离。
音高检测算法:改进的音高检测算法用于实现琴弦音高的准确检测。
电机控制方法:采用粗调与微调结合的电机控制方法实现快速调音。
手机端软件:开发手机端软件,方便用户对调音系统的控制以及日常节奏练习。
系统调试
设备联接:在工程师完成“Preset”之后,建立软件掌控管理程序与硬件设备的联接,通过设备ID与现场功率放大器设备配对,并将预设数据灌入。
输入源选择:数字功率放大器输入源有三种:数字输入、模拟输入和网络输入(CobraNet),具有高、中、低三个自定义优先级别,智能选择信号源。
调试模式:在调试(工程师)模式下,使用PM软件内置的信号发生器对系统全部设备或单独扬声器单元逐一测试,核对功率放大器通道与扬声器单元的匹配情况,检查线缆连接和扬声器单元阻抗值等。
延时调整:PM软件可对扬声器组或单独每一只扬声器进行延时调整。
系统集成与测试
将硬件和软件集成,进行整体系统测试,确保所有模块协同工作,满足设计要求。
在不同环境下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电视台直播和大型演出等专业系统。
用户反馈与优化
收集用户反馈,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构建一个功能完善的软件调音系统。建议在实际构建过程中,根据具体需求和现场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