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FEFLOW软件建立模型的基本步骤如下:
导入地图
需要准备地形图、污染源分区图和抽水井点图等,这些图件需要带有坐标,可以使用ArcGIS或CAD制作。
将这些图件导入FEFLOW中,双击maps面板中的各个几何图件,使其显示在view components中,并调整图件上下位置。
几何图转为超级网格
导入的地图均为几何图形,需要从模型文件中手动分区出来(split polygons),因为FEFLOW不允许多边形叠加。
生成有限单元网格
在对整个研究区生成网格后,需要对污染源区进行加密,使用generator properties进行设置。
扩展到3D
使用Edit-3D功能建立起3D模型,导入各层高程数据,建立连接link,调整3D Z值伸缩系数。
赋值
全选节点,双击建立的link(Ele-Elevation),完成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搭建。
问题设定
设定模型为饱和/非饱和、稳态/非稳态以及各层的状态(潜水还是承压水)。
模型参数
在FEFLOW中,初始条件被设置为过程变量,过程变量与边界条件合称定解条件。
数据收集和分析
收集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等因素的数据,以及地下水位、水质等实测数据。
建立合适的地下水流模型,包括地下水流域、边界条件、物理和化学参数等。
模型建立
根据已有的数据和研究成果,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建模,考虑地下水的循环方式、水平化设定和流量平衡等问题。
校验和评估
对模型进行校验和评估,包括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对模型的可重复性和精度进行分析。
预测和分析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设计各种方案,以更好地实现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建议:
在建模过程中,确保所有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提高模型的可靠性。
在进行模型参数设置时,充分考虑实际地质和水文条件,以确保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在模型建立后,进行充分的校验和评估,以验证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