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软件的使用步骤如下:
收集I/O点参数
收集所有I/O点的参数,并填写表格,以备在监控组态软件和PLC上组态时使用。
了解I/O设备信息
搞清楚所使用的I/O设备的生产商、种类、型号、使用的通信接口类型和采用的通信协议,以便在定义I/O设备时做出准确选择。
收集I/O标识
收集所有I/O点的I/O标识,并填写表格,I/O标识是唯一地确定一个I/O点的关键字,组态软件通过向I/O设备发出I/O标识来请求其对应的数据。
设计画面结构和草图
根据工艺过程绘制和设计画面结构和画面草图。
建立实时数据库
按照第一步统计出的表格,建立实时数据库,正确组态各种变量参数。
定义数据连接
根据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统计结果,在实时数据库中建立实时数据库变量与I/O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定义数据连接。
组态静态操作画面
根据第四步的画面结构和画面草图,组态每一幅静态的操作画面(主要是绘图)。
建立动画连接
将操作画面中的图形对象与实时数据库变量建立动画连接关系,规定动画属性和幅度。
制作历史趋势、报警显示和报表系统
视用户需求,制作历史趋势、报警显示以及开发报表系统,之后还需加上安全权限设置。
调试和修改
对组态内容进行分段和总体调试,视调试情况对软件进行相应修改。
完善上位软件
将全部内容调试完成以后,对上位软件进行最后完善,如加上开机自动打开监控画面,禁止从监控画面推出等,让系统投入正式(或试)运行。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组态软件使用步骤和技巧:
云组态工程配置:
新建工程,获取数据变量,编辑画面,工程编译和压缩打包上传。
WinCC组态软件:
使用类C语言脚本,提供调试环境,内置OPC支持,与西门子PLC等自动化产品紧密相连。
快速组态软件(如EngAssist):
通过在EXCEL中完成卡件的布置和位号及相关信息的填写,结合EXCEL的拷贝、拖拉等功能快速完成工程项目对信号点的配置。
MCGS组态软件:
灵活的人机界面设计功能,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提供丰富的图形库和样式库。
编程语言开发:
使用C、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代码编写,开发过程相对复杂,效率低。
根据具体需求和项目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组态软件和相应的开发方法。对于初学者,建议从简单的组态软件开始学习,逐步掌握更复杂的组态技巧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