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软件准时交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指标来进行:
准时交付率
定义:准时交付率是指企业按照约定时间完成产品交付的比例。
计算:通过计算实际交付天数与计划交付天数的比值得出。
意义:准时交付率越高,说明企业按时完成交付的能力越强,这对于企业的信誉和客户忠诚度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外部供应商服务率 (I/ESSR)
定义:衡量内部或外部供应商是否准时交货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 `(当月内部或外部供应商及时交货的采购订单行数) / 当月接收到的采购订单总行数`。
生产端交付 (OTDM)
定义:从接到生产订单到生产完成并出生产工厂的及时交付。
计算:通过比较实际交付天数与计划交付天数得出。
配送中心交付端 (OTDM+)
定义:包括生产端交付和配送中心环节的及时交付。
计算:类似OTDM,但涵盖了从生产到配送中心的整个环节。
测试充分性
定义:确保软件测试充分或有效,从而保证软件质量。
测量项:测试用例执行率、测试执行的需求覆盖率、测试发现的缺陷密度、缺陷发现数量的收敛情况、缺陷按触发原因分类。
产品发布准则
定义:明确软件发布前需要满足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条件。
内容:包括测试的充分性、用户验收测试(UAT)的通过情况等。
部署频率
定义:衡量组织将代码部署到生产环境的频率。
计算:通过统计一定时间内的部署次数得出。
变更准备时间
定义:从提交代码到在生产环境中成功运行所需的时间。
计算:计算所有部署的变更准备时间的中值作为指标。
变更失败率
定义:部署到生产环境后出现问题的频率。
计算:给定时间段内所有部署中回滚的百分比。
平均恢复时间
定义:出现问题时,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
计算:统计所有问题恢复所需时间的平均值。
通过这些指标,企业可以全面评估其软件交付的准时性和质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准时交付率,确保客户满意度和企业信誉。建议企业定期跟踪和分析这些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准时交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