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软件质量管理需要遵循一系列的策略和步骤,以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考虑因素:
确定质量目标和商业目标
软件质量目标应与商业目标相一致,而不是单纯追求高质量。企业应明确质量在商业成功中的作用,并确保质量目标支持利润最大化。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GB/T19001:2016和GJB9001C:2017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策划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这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明确质量模型和关键因素
使用质量模型来考虑软件需要符合的特性要求,避免需求遗漏。识别并确定关键的质量因素,如功能性、健壮性、可靠性、性能、易用性、清晰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可移植性。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
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的原理,确保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输出,以减少错误和缺陷。
制定标准和规范
制定和遵循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如编码规范、测试规范、项目管理规范等,以确保软件开发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度量和控制
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量化评估,如代码行数、缺陷率、测试覆盖率等。通过度量和控制来预防问题发生,获取预期的产品质量。
组织架构和职责
在软件部内部设立质量管理团队,并确保他们向公司总体的质量管理部汇报。这样可以确保在专业性和系统性之间取得平衡。
持续改进
通过定期的质量审计、评估和改进活动,持续提高软件质量。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改进建议,并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
顾客反馈和满意度
收集和分析顾客反馈,了解用户对软件质量的满意度,并根据反馈调整质量目标和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软件质量管理计划,从而确保软件产品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能实现商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