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全称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是一种 个人电脑系统规格,用于定义操作系统与系统固件之间的软件界面,作为BIOS的替代方案。它由Intel在1998年开始开发,并于2005年交由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论坛推广与发展,并更名为UEFI。
UEFI的主要功能包括:
加电自检:
在计算机启动时进行硬件自检。
联系操作系统:
建立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通信桥梁。
提供连接接口:
支持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数据交换。
与传统的BIOS相比,UEFI具有以下优点:
开发效率高:
采用C/C++语言编写,支持模块化设计。
软件分层结构:
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如Driver模型,实现功能的扩展和升级。
可扩展性:
支持新的协议和功能的添加。
性能优化:
提供的异步操作和事件机制减少了CPU等待时间。
安全性增强:
在执行应用及驱动前会检测程序和驱动的证书,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UEFI的核心概念包括启动过程、模块格式和协议等。启动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文件有PeiMain.c、DxeMain.c和BdsEntry.c等。模块有统一的格式要求,通常包括源文件、inf文件和uni文件等。
UEFI在现代计算机和嵌入式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支持大容量存储设备、图形界面、多语言以及快速启动等方面表现出色。此外,UEFI的安全启动功能也有效地防止了恶意软件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