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业务需求
反映了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
通常在项目视图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
来自项目投资人、购买产品的客户、实际用户的管理者、市场营销部门或产品策划部门。
用户需求
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在使用实例(use case)文档或方案脚本(scenario)说明中予以说明。
功能需求
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了业务需求。
也被称为行为需求,因为习惯上总是用“应该”对其进行描述。
非功能需求
描述了系统展现给用户的行为和执行的操作等。
包括产品必须遵从的标准、规范和合约;外部界面的具体细节;性能要求;设计或实现的约束条件及质量属性。
系统需求
用于描述包含多个子系统的产品(即系统)的顶级需求。
系统可以只包含软件系统,也可以既包含软件又包含硬件子系统。
其他需求
约束:通过表格法、条目文本、部署图等方式描述,对开发人员在软件产品设计和构造上的限制。
质量属性:涵盖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等,从多个角度对产品的特点进行描述。
对外接口:涉及用户接口、内容与格式、设计约束等。
建议
明确需求层次:在项目初期,明确区分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有助于后续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详细文档化:确保所有需求都有详细的文档支持,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用户故事、用例等,以便于沟通和后续开发。
持续跟踪和变更管理:需求可能会随着项目进展和市场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需求跟踪和变更管理机制,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